免征增值税(免征增值税是什么意思)
免征增值税
1、这里综合网上文章的各式理解,非,关键是下面的计算公式难以理解,以保证产品整体零税负,一,不用先退再交走两步程序。或者说国税局是算总账的,免征增值税。会计,当期应纳税额=当期内销销项税额一,当期进项税额一当期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当期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当期出口货物离岸人民币价×,出口货物适用税率一出口货物退税率,
2、【提示】如果使用进料加工免税进口料件,则:。当期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当期出口货物离岸人民币价- 当期免税购进原材料价格, ×,出口货物适用税率-出口货物退税率,
3、在第2个公式里我解释了为什么用出口货物离岸人民币价和退税率的原因,这里需要解释下什么是当期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这是我觉得是所有公式里最难以理解的地方。当期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作为出口企业进项税额的抵减项,原因在于征税率与退税率不一致时,不一致的原因见下文。
4、一般来说征多少,退多少,那么现在产生了差异,征收率已经是给的退税的最高税率上限,这个差异部分不做扣减国家就多退税了,所以这个差额国家是不做退税处理的,因此要剔掉这部分,作进项税转出。至于要减去当期免税购进原材料价格主要是针对免税购进原材料未计过进项税额不影响增值税进项税额的情况,做出的对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的修正,即当初买进来没有算,出去也不要算。2,当期免抵退税额的计算。
5、当期免抵退税额=当期出口货物离岸价人民币价×出口货物退税率。【提示】如果使用进料加工免税进口料件当期免抵退税额=,当期出口货物离岸价人民币价-当期免税购进原材料价格,×出口货物退税率。问题一:这里有两个无法理解的地方,为什么是用出口货物离岸价来做计算基础,进项税不是应该按照原料采购价来计算吗。
免征增值税是什么意思
1、解释:由于生产企业会购进很多原材料来生产出口货物,并且原材料购进批次不一,使用时间也不一样。税务机关不可能一项项来核算企业发生的进项,所以,为了方便征管,税务机关规定生产企业可以使用出口离岸价格来计算免抵退税额及不得免征和抵扣的税额,最终使用这个离岸价格与退税率测算的退税额与外销货物进项税额的退税额的进似匹配的。所以这就是一个近似值,退税额并非是完美准确的计算,这是为实务操作过程的让步。FOB可以理解成出口部分对应国内原材料采购近似值。
2、问题二:退税率是什么。解释:由于税收减免等原因,商品的进项税额往往不等于实际负担的税额,如果按出口商品的进项税额退税,就会产生少征多退的问题,于是就有了计算出口商品应退税款的比率--出口退税率。
3、所以退税率往往不等于征收率。考虑到问题一用了FOB价格而不是采购额,也得降一降退税率才行。退税率可以理解成进项税率综合近似值。
4、所以这个公式可以理解成。当期免抵退税额=出口部分对应国内原材料采购近似值×进项税率综合近似值。这样计算出来的就是国内交的进项税,也是出口退税总额。3,当期应退税额和免抵税额的计算。
5、比较上述, 1,和,2,确定较小者为应退税额。4,免抵税额倒挤确定。3. “免、抵、退”计算步骤总结:。1,剔税:当征税率>退税率时,二、计算公式,往昔会计文章解释,这一退一交做差额抵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