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热线: 181-2459-9705   180-3342-3281
  全国热线: 181-2459-9705  180-3342-3281
海南代理记账

材料成本差异率怎么计算(材料成本差异率计算公式)

发布时间:2022-04-02   阅读数量:780

  成本计算的方法主要有两种,即实际成本法和计划成本法。实际成本法在计算时毕竟复杂,为了保证核算的要求,同时简化核算过程,计划成本法应运而生。

  当然,在计算机普及以后,计划成本法存在的意义已经不大了。但是,作为财务工作者,计划成本法的计算我们还是需要了解的。

  超支差异是正还是负?

  超支差异是正。

  由于材料成本差异=实际成本-计划成本。

  所以,如果材料成本差异为正数,说明实际成本大于计划成本,也就是说你花超了,叫“超支差”;如果材料成本差异为负数,说明实际成本小于计划成本,也就是说你省钱了,叫“节约差”。

  “材料成本差异”属于特殊的资产类账户,它属于备抵账户。大家都知道备抵账户和正常的资产类账户借方表示增加、贷方表示减少正好相反。

  所以“材料成本差异”借方表示减少,登记验收入库的超支差,结转发出材料应负担的节约差(你就记住与入库时相反);

  贷方表示增加,登记验收入库的节约差,结转发出材料应负担的超支差(你就记住与入库时相反)。

  计划成本法的核算过程是什么?

  在原材料入库之前,依然是用实际发生的成本核算。原材料入库时,采用企业内部制定的价格。

  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之间的差额计入材料成本差异;材料成本差异的借方表示超值差;材料成本差异的贷方表示节约差。

  原材料出库的时候按照计划成本出库。月末的时候将计划成本转为实际成本。

  我们需要注意的是,企业将材料直接出售时,确认的材料收入计入其他业务收入,结转的成本计入其他业务成本。

  如何进行材料成本差异率的计算分析?

  需要注意的是,材料成本差异率的计算只与期初结存材料及本期入库材料相关,与发出材料无关。

  实际成本=计划成本+超支差;实际成本=计划成本-节约差。

  材料成本差异率=(月初成本差异+本月购入的成本差异)÷(月初计划成本+本月购入的计划成本)。

  发出材料的成本差异=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材料成本差异率。

  计划成本法涉及的会计分录有哪些?

  1、采购时,按实际成本付款,计入“材料采购”科目借方。

  借:材料采购(实际成本)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应付账款/应付票据/其他货币资金

  计划成本法下,购入的材料无论是否验收入库,都要先通过“材料采购”科目进行核算,以反映企业所购材料的实际成本,从而与“原材料”科目相比较,计算确定材料差异成本。

  2、验收入库时,按计划成本计入“原材料”科目的借方,实际成本计入“材料采购”科目贷方;差额形成“材料成本差异”。

  借:原材料(计划成本)

  贷:材料采购(实际成本)

  材料成本差异(或相反方向)

  3、平时发出材料时,一律用计划成本进行核算。

  借:生产成本(计划成本)

  贷:原材料(计划成本)

  4、月末,计算材料成本差异率,结转发出材料应负担的差异额并结转。

  借:材料成本差异

  贷:生产成本(或相反会计分录)

网站导航
联系电话
QQ咨询

服务热线
181-2459-9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