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捐款不放心,不妨考虑设立基金会
今年的疫情来袭,牵动全国的人心,八方支援。其中,包括以基金会为主的专业慈善机构、大笔捐赠的企业们、和每一个有爱心的个人。然而被官方指定接收本次疫情善款的武汉红十字会和武汉市慈善总会屡被吐槽不靠谱,直接捐款不放心,执行情况难跟踪,不妨考虑设立一家自己的基金会吧。

基金会到底是什么?
2004年颁布的《基金会管理条例》定义基金会,是指利用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捐赠的财产,以从事公益事业为目的,按照本条例的规定成立的非营利性法人。
简单来说,基金会是面向全社会,以从事公益事业为目的,聚集捐赠的资金社会资源,用于公益慈善事业的慈善组织。
再通俗点,基金会就是为解决各类社会问题,可以从事扶贫济困、扶老救孤、助残恤病、环境保护、教育等领域。
设立基金会,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为特定的公益目的而设立;
(二)全国性公募基金会的原始基金不低于800万元人民币,地方性公募基金会的原始基金不低于400万元人民币,非公募基金会的原始基金不低于200万元人民币;原始基金必须为到账货币资金;
(三)有规范的名称、章程、组织机构以及与其开展活动相适应的专职工作人员;
(四)有固定的住所;
(五)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成立基金会的优势:
1.聚集社会财富,发展公益事业
基金会提供了一个平台,让发起人自身以及更多的企业或者个人通过捐款把资金交给专业机构并进行更有效率的慈善公益活动,这是大部分基金会的基本价值所在。
2.提升社会形象
能够提高企业或个人的社会责任形象和知名度。因此,许多知名企业都成立了基金会,比如阿里巴巴的“阿里公益基金会”、腾讯公司的“腾讯公益基金会”,美的的“和的慈善基金会”等等。
3.与优秀慈善机构交流合作
从对外交往,甚至企业家的国际间交往而言,通过基金会上的协作,让一些本来不大知名的企业家能够与国内外著名企业领袖建立交流的通道。比如蒙牛的牛根生家族与美国洛克菲勒家族之间最初的接触,到后来的交流与合作,就是建立在洛克菲勒基金会与老牛基金会的合作交流的基础之上。
4.提高员工凝聚力
基金会通过与发起人企业之间的合作,在员工之间定期或不定期举行各种募捐及志愿者活动,不仅有利于激发员工的善念,提升并统一企业员工,尤其企业高管的“三观”,提高其组织能力和项目执行能力;而利用善款,帮助企业内部以及企业上下游战略合作伙伴的困难员工,更加有利于增加企业员工的归属感和合作伙伴的认同感。
5.享受税收优惠政策
从财税角度而言,企业家或企业如果将款项捐给慈善机构,可以抵扣部分所得税。这样一来,个人和企业与其将税务缴纳给政府,不如将自己收入的一部分作为善款,通过基金会投入公益慈善事业,直接回馈社会。
回归本次疫情,身为普通人,直接捐款是最简单的方式,但是要仔细甄别善款的接收方是否有项目执行能力。而有资金实力的企业或高净值人士,不妨直接考虑设立一家基金会,通过基金会的业务优势驰援一线。关于设立基金会可以直接咨询合泰企业,合泰企业提供工商注册、财务服务、企业报税、商标服务、粤港车牌办理等一站式服务。